Friday, April 18, 2008

英国约克大学留学访问总结

刘进平
http://www.sciencenet.cn/blog/Bobby.htm

  据《泰晤士报》(The Times),约克大学近十年研究水平在全英大学中排
第六。据《研究双周》(Research Fortnight)报告称,约克大学在108所英国
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中研究水平排名第四。然而取得这样成绩的约克大学却并不是
一个建校时间长、规模大的大学,在英国大学中,约克大学建立于20世纪60年代,
即所谓新生代大学;相对于别的“巨无霸”大学而言,约克大学只是个小规模的
大学。因此,英国约克大学的成长历程和教学科研体制可成为我国许多新兴大学
建设的最佳参考。

  一、约克大学生物系简介

  在约克大学的所有院系中,我所在的生物系是英国大学中最好的生物系之一。
据英国质量保证局(Quality Assurance Agency,QAA)给高等教育机构的打分
显示,约克大学生物系教学质量得分24/24。英国研究评估(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RAE)是英国官方对大学每一系科科研水平的评价,每5
年评一次。据最新RAE评价(2001年),约克大学为“5”级。2005年约克大学生
物系发表论文221篇。根据“科学观察(Science Watch)”统计,在2001-2005
年平均每篇论文引用方面,约克大学生物系的植物和动物领域在英国所有大学和
研究机构中排名第一。据英国《泰晤士教育增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排名,以生物医学而论,约克大学为世界顶级50所大学之一。

  约克大学生物系1965年成立,2002年迁入新实验大楼,研究室面积有10000
m2,开放式赠款有£48M,每年投入研究经费£14M,平均每人每年£175000。现
有60多个学术研究人员,系主任Dale Sanders FRS教授。约克大学生物系本科专
业有分子细胞生物学(molecular cell biology),遗传学(genetics),生态
学、保护与环境(ecolo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及生物化学
(biochemistry)几个本科专业。硕士专业有生物科学技术(bioscience
technology)、计算生物学(computational biology)、生态与环境管理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
genomics)、数学与生活环境(mathematics and the living enviroment)、
工业生物技术-创新与实业(industrial biotechnology-innovation and
enterprise)。

  二、我所在实验室老板简介

  我于2007年3月-2008年3月在Ottoline Leyser教授的实验室做了一年研究工
作。Ottoline Leyser教授为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任《植物杂志》(The Plant
Journal)副编辑,《植物生物学年评》(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
《生物论文》(Bioessays)、《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
《F1000》、《植物与细胞生理学》(Plant and Cell Physiology)、《植物科
学趋势》(Trends in Plant Science)编委,英国生物技术与生物科学研究委
员会下的基因和发育生物学委员会主席(Chair of BBSRC Genes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Committee),国际植物分子生物学协会理事会理事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Board of
Directors)、生物学研究委员会主席(Chair of Biology Research
Committee)、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Organisation,EMBO)成员。Ottoline Leyser教授早年从拟南芥中鉴定出首个
在生长素信号转导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基因——AXR1(auxin resistant 1)。
2005年Ottoline Leyser研究小组与Mark Estelle研究小组同时发现TIR1及相关
F-box蛋白就是生长素受体。目前正研究拟南芥控制分枝的一种新的、尚未鉴定
的MAX依赖性信号物质(或激素),这方面亟待有重大进展。

  三、英国约克大学科研教学体制的几点观察

  1、在英国约克大学生物系一年的访问给我最大的感触是,这里的人相互信
任,从而可以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生物系的几栋建筑物互相连通,每一层的实
验室很大,但并没有划分为几个小间;虽然里面若干个研究小组,但他们的药品
试剂及其实验用品都摆在架子上或放在抽屉里,并不上锁,当然别人也不会乱拿
乱动。不会像在国内实验室一样戒备森严,国内有的科研老板在自己实验室都要
将冰箱上锁,感觉似乎每个人都像贼一样防着。生物系每个工作人员一把磁卡钥
匙,可以打开几乎所有的实验室,因此很多设备都可共享共用。生物系大楼楼门
也凭磁卡钥匙进入,一楼大厅有厨房,厨房配备有微波炉、烧水器、煮咖啡的机
器、冰箱等常用设备,另外大厅里有自动售货机,可投币购买一些食品,因此在
周末和假期也可进入实验室照常工作。

  2、在约克大学生物系成为终身制(tenure track)的教师都是具有很高研
究水平和取得较大科学成就的人员。刚毕业的博士通常要经历多年的博士后生涯,
很多都在不同国家的著名实验室做博士后,这些具有国际博士后背景的,取得较
大成就的学者才会有机会被骋为终身制人员。由于英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不过百
所左右,同美国相较而言,竞争也就更加激烈,通常的看法是,没有一两篇CNS
(Cell、Nature、Sciences)文章及数篇高影响力的论文,很难被英国的大学骋
为终身制教师。当然,选拔成为英国大学终身制人员具有严格的标准,同样严格
的评审晋升制度也保证了约克大学具有世界水平的师资力量和一流的教学科研水
准。例如我所在实验室的H M Ottoline Leyser教授在英国剑桥大学(Cambridge
University)BA和PhD毕业后,1990-1993年在美国印第安纳布鲁明顿
(Bloomington Indiana)做博士后,1993-1994年到英国剑桥大学做博士后,
1994-1999年为英国约克大学生物系讲师(Lecturer),1999-2002年为高级讲师
或副教授(Reader),2002年成为教授,2007年选为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而生
物系的另一个女教授Dianna J Bowles于1973-75年在德国凯泽斯劳腾大学
(University of Kaiserslautern, Germany)做博士后,1975年于雷根斯堡大
学(University of Regensburg, Germany)做博士后,1976年于以色列魏泽曼
科学研究所(The 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 Israel)做博士后,
1976-77年在英国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做博士后,1978年在德
国海德伯格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Laboratory,
Heidelberg, Germany)做博士后及雷根斯堡大学工作,之后才在英国大学任职。
约克大学的每一个终身制人员不管职称高低,都有自己的实验室,都可招收博士
生。在国内的二三流大学,刚毕业的硕士博士甚至本科生都可成为终身制人员,
但这些人进来后通常都没有自己的实验室,往往在艰难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多年
挣扎,最后或者沉沦,或可有朝一日拥有自己的实验室。

  3、英国学生在报考大学时,通常都会随父母到在大学开放日到若干个大学
去考察,一旦选中学校和专业后,大都不会因厌学而荒废学业;本科毕业后,只
有真正对科学研究感兴趣的学生才会申请继续深造。硕士学制有两年或三年,博
士学制有三年或四五年的,他们本国学生通常都申请到奖学金,根据奖学金的来
源约每月一千至两千英磅不等(与工业或企业来源的奖学金较高),大约与本科
生出去工作相去无几。而国内的情况则大不相同,高中考大学往往一考定终生,
本科学习期间就有很多学生因各种原因厌学而荒废学业;毕业后很大比重的学生
是因为难以就业而选择报考研究生;硕士每月生活费二三百元(博士生活费略高
一些),连吃都不够,还有不少人因学业忙或经济原因使个人婚姻成为问题,因
此无不视之为苦差。很多硕士生在做论文期间往往因为找工作或复习考博士而心
有旁骛,硕士论文往往草草了事。而博士毕业后,又有严峻的就业市场在等着他
们,因为国内的工业企业和博士后流动站并没有足够的容量来吸收刚毕业的博士
生。

  4、现在想起来,我在英国约克大学生物系做研究实在是一种很愉快的经历,
我注意到实验室的博士生也不像国内的博士生一样精疲力竭,为发表一两篇SCI
而焦头烂额。这里的博士生通常在周末和晚上很少加班(周末实验室多数情况下
空荡荡的),即便是正常工作时间也是比较自由,工作时间自己安排,或早或晚,
导师并不去干涉和指责,当然他们干起活来还是挺投入的,也是很愉快的(不少
人边听音乐边做事)。博士生是否毕业与其研究工作的多少与水平决定,学校并
没有强行规定一定要发表一两篇SCI论文才准毕业。如果说这里的博士生没有压
力,那也是不确切的。以Ottoline Leyser实验室为例,每周有例会,定期要汇
报工作,因此也不能在很长的时间内工作没有进展。另外,学校虽然没有规定,
但往往许多实验室在招聘博士后时会有要求,比如至少要在高影响因子的本领域
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一篇等。越是有名的导师,手下干活的主体越是以博士
后为主,因此在这里博士生遇到技术上的困难也不必独自摸索,因为有多年工作
经验的博士后可以请教。实验室通常有实验技师,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维护和运转,
也有工人负责清洗玻璃器皿之类简单的体力工作。总体上看,在这里的硕士生和
博士生可尽享做科研之乐,因为他们不必像国内的很多实验室一样,学生既搞论
文研究,也做工人的工作,很多常规的研究技术都要自己独自摸索,因为老板手
下没有博士后人员,也没有技师和工人,他们在很少的生活费支撑下制作论文
(很多人担心毕业延迟),更有毕业之前要发表SCI论文的门槛,国内读完博士
简直要要人的老命,至少也要脱几层皮,掉几十斤肉,哪里还有享受科研的乐趣?

  5、英国灵活的博士后招聘体制,不仅可使本实验室的工作深入开展,也在
客观上促进了各国的实验室之间的学术交流和融合。通常的看法是,实验室的老
板只要有钱(科研资金),就可招收博士后,钱越多,手下做事的博士后就越多。
博士后选拨的关键一个是面试,另一个是导师推荐。顺便说一下,国外的导师在
写推荐信时一是一,二是二,对于赞赏的词极度吝啬,除非你真的那么好;而国
内的导师写推荐信时大多由学生拟好,只代签名而已,或者极尽溢美不实之词。
博士后合同通常以三年为期,但也有半年或一年的。当研究进入到一个现有实验
室人员不熟悉领域或阶段时,或者需要跨学科研究时,这种灵活的博士后招聘体
制可使实验室的研究工作连续而深入,避免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由于英国
属欧盟国家,欧洲的其它国家可很方便地到英国工作,因此实验室往往有很多欧
洲国家的博士后工作人员,我所在的Ottoline Leyser教授实验室就有来自英国、
德国、法国、瑞典、奥地利、波兰、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国的博士后工作人员,
其中有些是搞植物发育遗传的,也有的是搞计算机和生物信息学的,这些背景和
擅长不同的人在一起工作,不仅有利于研究人员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对研究本
身也是一种促进作用。

  6、在各个层次上制度化的而且极为活跃的学术交流,极大地促进了学术进
步。生物系的网页公告版上都会预告每月的Lectures/Seminars/Talks。通常每
周数天都有不同主题的Lectures/Seminars/Talks,大致周一到周五有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infection and immunity、plant biology、Biochemistry
and structural biology、bioinfomatics方面的讲座安排,多是从其它院校研
究单位请来的在各自研究领域极活跃的专家教授。中午时间(12点15分、1点15
分)的Lectures/Seminars/Talks他们也叫lunch club,此时正好是英国人的午
饭时间,英国人的午饭极为简单,可边吃边听。周一的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为专题系列讲座,由各大生化试剂与设备公司赞助。听讲座的有学生,
也有教师和博士后研究人员。Ottoline Leyser教授虽然是院士,有时她也会来
听讲。此外,入学的博士生和本系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也会按顺序在系级水平上轮
流讲述自己的课题。除学校与系级讲座外,在实验室水平上学术交流也比较活跃,
一些前来参观的研究人员或参加应聘博士后的人员也会在实验室会议上进行学术
交流。与国内的二三流大学相比,这种活跃的学术交流令人印象深刻,因为在国
内的大学,学术交流频次很少,即使有,参加的人也不踊跃,有时甚至要组织学
生前往充数。这种状况在于大学的研究本身并不活跃,或研究的领域不在前沿,
因而视学术交流为可有可无。

  7、在实验室管理方面,Ottoline Leyser教授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同样给我留
下很深的印象。我认为这种管理形式是以每周例会进行组织的。实验室每周四下
午2点1刻进行,每次有一位博士生或博士后研究人员讲本领域最新发表的论文
(有不少是论文的印刷版尚未出来,在线电子版发表的最新文献),所谓“本周
论文(paper of the week)”,另一位讲述自己的研究工作的计划和进展
(project report),讲座之后与会者讨论相关问题;如有其它问题,会后与导
师预约谈话。采用这种形式,实验室各成员不仅可掌握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最新
研究进展,导师也可掌握实验室各个项目或方向的进展情况。研究人员在埋头做
实验的同时,也要定时整理自己的项目结果和进展,会后可通过讨论及与导师谈
话,来对自己项目的研究路线加以调整。这种组织管理形式在实验室成员数目较
多时尤其有效。

  四、我所知道的英国大学生

  1、英国中学生在申请和进入大学之前,会在开放日(open day)到意向中
的大学考察了解,届时大学院系会进行接待,布置有展台、海报和宣传材料,年
轻教师和大学生接待人员在那里接待中学生及及其家长,解答来访者的问题,会
议室里播放介绍院系的视频材料。有的大学还会提供伙食。

  2、英国大学对大学生管理也同社会一样,比较松散自由。英国大学不会有
国内的辅导员及班主任这样的严密的管理架构。大学生入学后每人分配一个电子
邮箱,学校院系所有相关的通知都会通过邮箱或网站进行发布,因此大学生每人
一台电脑是必要的,他们大概每天或早或晚都要打开邮箱,了解是否有重要的通
知或老师发给他们有关功课的信息。英国强调学生的隐私和独立,大学生谈恋爱、
同居,学校亦不干涉,但同样重要的是,学生要为其行为负责,如有人身财产意
外,学校也不会象中国的大学那样担负很大的责任。

  3、大学生一年级普遍住学校的宿舍,二年级多外出租房,学校似不加限制。
学校的宿舍有不同等级价位的,最贵的一周八九十磅(一磅15元人民币左右)以
上,一个月就要三四百磅。宿舍实质是公寓,一起住的学生(不区分男生和女生)
称在一个corridor,学生宿舍有自己的单人卧室,客厅与厨房共用,有电视及上
网等装置,似不如外出租房宽敞,也不如外出租房自由。发布出租房子或找房子
可通过学校网站的Small Ads上找。

  4、英国大学本科的学制通常为三年,但如医科也有四年的。大学对学生学
业的管理严格,如有考试作弊,恐怕要对簿公堂。学习不同学科的学生每周的课
时多少也不同,学文科的课时最少,大部分时间在埋头写老师布置给他们的
essay,这些课程论文要自己独立完成,不能剽窃,更不能象国内大学生在写课
程论文时的cut & paste了事。

  5、英国学生一年三个长假期,为复活节、暑假和圣诞节(相当于我们的寒
假);英国复活节(Easter)是每年3月21日春分节当日见到满月或过了春分见
到第一个满月之后,遇到的第一个星期日,约3月22日-25日之间。复活节本科生
约放四周假,研究生放两周。暑假从7月份放到10月份才开学。而圣诞节似最短,
20多天。一年三个长假期,再加上星期六和星期天(有时还多一天的银行假日),
因此有英国报章说英国学生学习时间有点短。

  6、英国学生假期多,再加上英国人很注重休息的权利,周末、晚上及圣诞
节期间正式工人一般都要休息,不会轻易加班,因此给了学生很多打工的机会。
学生打工收入随工种和打工时间而异,大约每周可赚一两百磅,但英国的税率较
高,在22%以上。

  7、英国大学生考试时间与中国学生不同,中国大学生是放假时才考,而英
国的大学生是每次放假回来,也就是新学期开学时才考,因此整个假期都不得清
闲。

  8、英国的大学国际化程度较高,尤其是欧盟国家的学生在学费和待遇方面
与本国学生一样(他们的学费约为非欧盟国家留学生的一半到四分子一),因此
欧洲学生较多。校园里的学生难以区分哪国人,尤其是中国人不易区分英国人和
其它的欧洲国家的人。

  9、英国学生性格和教养随家庭条件及父母素质和管教方法而异,有的很好
相处,有的的确很糟糕,尤其是与人租房同住(不论跟中国人还是和外国人)时
总会遇到不同的生活习惯和对待干净整洁的重视程度而导致冲突。

  10、英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一样,信教的人越来越少,尤其是年青人,几乎没
有人信那东西。但中国留学生信教的人却挺多,我怀疑是中国人在外面生活方面
比较无聊,渴望与别的中国人交往(或想有某种归属感)或想了解英国文化原因
所致,但传教的英国人对中国人特别的关注也是一个原因,我在那里就遇到不止
一次受到传教人士热心搭讪与“骚扰”,他们还用简单的中文打招呼。

  11、英国大学生的思想自由开放,但也有些人(我相信只是少数)很天真,
有很多极端偏激的思想,什么女权主义、素食主义和环境和动物保护主义等等。
有些人甚至以保护和拯救地球为己任,可称为“环境和动物保护原教旨主义者”,
他们认为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是地球的灾难,人口增加也是祸害,反对一切
屠宰杀害动物的行为。前些日子新闻报道称,英国青少年在专门“指导”青少年
自杀的“夺命网站”的唆使下接连自杀,有个“安乐死教堂”组织成员甚至相信
“自杀是缓解人口压力、拯救地球的办法”。我相信英国青少年中有些确实可能
会天真到相信这些东西。他们相信本国媒体所发表的言论(有不少是站在西方人
的立场和偏见之上的,或以白种人为中心或至上思维的),因为即使在英国,英
国的传媒业很发达,各种报纸期刊极为丰富,但非西方国家的媒体仍然是看不到
的。他们几乎所有的人都天然地讨厌一切形式的专制和独裁。

  12、英国大学生(当然不仅是大学生,不仅是英国人,几乎所有的西方人)
最喜欢吃巧克力,他们还用煮、烤等各种方法来吃。有一次电视上对幼儿园小朋
友采访,问最喜欢吃什么,小孩子十有八九说是巧克力。英国大学生的零食最常
见的就是巧克力,巧克力含热量高,因此他们大多容易发胖。中国人习惯于拿瓜
子来磕或拿花生剥皮来当零食,但英国市面上的瓜子都是去了皮的,花生也是去
皮了的,瓜子花生去皮了还有什么意思呢?因此在英国呆久了的中国留学生也会
习以为常,以巧克力为零食。

Tuesday, April 01, 2008

不要被愤老忽悠了

  lw56102  很多人都知道愤青这个词,我想很多人曾经或者现在正在经历着愤青。愤青的具体定义还不是很清晰,也许作为一个社会现象会继续存在下去,但是既然称作愤青,那么一个主要特点应该就是青年人,如果是一个七老八十的人还总是愤世嫉俗,那么即便思想和愤青再接近,也不大可能被称作愤青,而应该称呼愤老更合适。  从网络上的情形来看,愤老是存在的,和愤青有很大的相似,也有很大的不同。相似之处是经常处于愤怒的边缘,一听到不同意见就会火冒三丈,破口大骂,虽然在面对吹捧的时候也可以装出一副谦谦君子的样子。对主流现实极端不满,缺少理性思维,有一定蛊惑性,也是愤老和愤青的相似之处。不同之处除了年龄以外,最主要的不同在于教育背景和主张。愤青虽然有很多的不理性,但科学和民主在愤青那里是两个终极目标,不满的对象主要是西方主流意识,腐败的官僚机制和麻木的民众。很多愤青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高等教育学历比较普遍。不少愤青有留洋和与外国人打交道的经历。主张学习先进的东西,同时又不满本国的自主研发能力。而愤老大多没有很好的教育背景,自学和非正规教育途径占很大一部分。对现代科学技术一知半解,但非常热衷于收集和夸大部分反科学人士的危言耸听,将人类现在面临的一切问题,比如环境、战争、伦理等等,均归结到科学进步身上。对人类包括自己正在享受的科学进步成果视而不见,只字不提。热衷于鼓吹到古人的言行中寻找解决之道,或者将科学成果与古书中的只言片语相牵强,以表明古人的智慧是解决现代社会种种问题的灵丹妙药。甚至认为目前现代医学解决不了的一些疾病,比如晚期癌症和艾滋病,可以在古代传统医学中迎刃而解。愤老中自称可以治愈癌症、糖尿病、艾滋病的不计其数,尽管他们对这些疾病究竟是怎么回事还一窍不通。相应的,宣扬用《道德经》来解释宇宙大爆炸,用《易经》来解开哥德巴赫猜想对愤老来说也是脸不红气不喘的。  因为愤老和愤青一样,都以爱国爱传统文化为政治旗帜,所以能够与官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口号相呼应。愤青和愤老都主张改革,但改革方向大相径庭。愤青认为目前的改革力度还不够,要大力加强民主和科学进步,主张人人平等。而愤老的改革其实更多是倒退,美其名曰复古。殊不知复古在国学底子比现在任何一个所谓国学大师都要厚的梁启超笔下,早就是一个贬义词。愤老主张在中小学开设儒教课程,鼓励中小学生读四书五经。建议国家继续加大对中医这个扶不起来的阿斗的支持力度。鼓吹风水的科学性,尽管他们又时常批评科学。甚至建议国际重要场合穿汉服、唐装。偶尔有走火入魔的,诬陷批评传统文化的人士为汉奸,受国外机构雇用云云,尽管他们自己也经常编造国外承认他们所谓科学地位和科研成果的谎言。不管说什么做什么,都有规律可循,比如鼓吹儒教的自己就以儒学专家自居;鼓吹风水的往往是所谓的易经教授;鼓吹中医的肯定是以中医为饭碗的郎中们了。他们的主张往往并不是以国计民生为目标,所提出的建议也好,大声疾呼也要,基本上是以本集团或者干脆以本人利益为准。这些愤老过去是井水不犯河水,但是近几年随着反伪科学的呼声提高,愤老们开始跨专业跨学科声援。岂不知在真正的古代,儒生们是瞧不起医生,更瞧不起风水先生的,这也是李时珍的父亲反对他当医生的原因之一。只是到了今天,单个都成不了大气候,又面对着科学和民主这两个同样的敌人,才使得他们空前团结到了一起。  我个人认为作为新世纪的中国人,愤老和愤青的角色都不足取。但是非要我选择一个的话,我宁愿选择做愤青。因为愤青的思想中毕竟有一些是先进的。况且,做了愤青往往还有恢复的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很多愤青都逐渐趋于理性。但是一旦做了愤老,则只能靠忽悠度日,并且老年人的观点基本上大多是无法改变的,属于不撞南墙不回头。奉劝大家,千万不要被各式各样的愤老忽悠了。(XYS20080327)

Monday, November 19, 2007

[转贴]权力伤害的不仅是权利不知道分子

文章提交者:bassis 加帖在 文化散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两年前,广东增城,一个打工妹横过马路时,因肩扛锄头刮花了一辆开来的宝马车身,即刻遭到车主的拳打脚踢。打工妹被车主推倒在地,被另一辆快速行使过来的汽车当场碾死。而车主就是打工妹所在工厂的老板。当记者来到这个打工妹的“家”中完全惊呆了:她唯一的家当就是桌上一个剪开的矿泉水瓶里插有两双方便筷子。打工妹的丈夫,一个老实巴交的乡下人,面对记者除了一声声哀叹外,留下的是一双呆滞与无助的眼睛。
  今年4月,河南镇平县一个官员为了延年益寿官运亨通,居然肆无忌惮地先后强奸了数十名初中女生。(《南方都市报》07年11月7日头版)当地县城震惊了。
  近日,广东东莞石排镇,一个88岁老人痛心诉说:“住了三代人啊,祖宗三代留下来的东西,在一夜之间就这么偷偷被人铲平了!”这一次共有6间村民老屋被强行拆迁。(《南方都市报》07年11月9日A06版)
  以上活生生地告诉我们,现实生活中,随时都有权力对权利的野蛮侵犯。而弱势者显得十分茫然无助。
  权力从何而来?权利在哪里?为什么一些权力者把权力当成棍棒?可以肆无忌惮地、毫无顾忌地对待弱势群体?为什么弱者的权利被任意侵犯却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为了正视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权力和权利两个概念。
  权力是什么?权力是政治上的一种强制力量,是代表强势意志的工具。权力有一个特征:它只惧怕决定它命运的人。当它直接产生于强势集团内部时,它就是服务于该集团的工具,它只对集团内部负责,而对外部,权力呈现一种不可一世的面孔。这样的权力必然无视大众权利。因此推断:权力运作的好坏取决于产生它的根源。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伤害。当社会一群权力者有着无比的优越性、一种力量又占绝对强势、社会只能发出一种声音、社会监督机构有气无力、批评的声音十分微弱。这些极不正常的社会状态必然导致民众的权利遭受伤害,这就不足为奇了。
  权利又是什么?权利就是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和应该享受的利益。当一个生命来到世间,便具有与其生命同等重要的基本权利。这些基本权利伴随人的一生,民众的权利如同人的肢体不可能与人本身分割一样。如果在一个法制健全的国家,民众的权利应该得到充分有力的保障。
  人有各种权利,但归结起来分为两类,即物质权利和精神权利。物质权利如:生存、繁殖、居住权利等等。精神权利如信仰、言论、思想的权利。前者是低层次的,具备动物性特点,后者是高层次的,具备人性的特征。
  按理,权利的拥有不分高低贵贱、不分国别种族。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经济文化、不同的政治环境,但最关键在于权力者的思想意志,它决定着民众基本权利的得失与多少。
  物质权利有形,精神权利无形。因此,在现实中,人们更重视物质权利,往往忽略了精神权利。人类社会至今仍然处在一种低级的发展阶段,在一些贫穷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人们物质权利都难以保障,更谈不上精神权利的分享。
  但无论如何,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就会发现物质权利并不能带给自己完全的快乐,它并不能使人得到充分的思想放松、舒畅的精神快乐。
  越是专制与人治的社会,人们的精神权利便越少。根源乃是权力无法有效监督,导致权力滥用,使得权力对权利肆意干涉和横蛮剥夺。另外,人们都清楚,统治集团一般不会轻易把精神权利交还给大众的真正原因是担心民众的觉醒会危及他们的地位。
  因此,在贫穷落后的国家,那些统治集团往往宣称生存权第一,而只字不谈精神权利。他们往往把民众争取精神权利的斗争叫做“得寸进尺”。他们只希望民众成为一种简单的劳动工具。需要提醒的是,个别民众往往也认为解决了温饱,去谈精神权利是否有点过分或有些奢侈,这些认识实在有些愚昧可笑!
  权利最大的伤害来自权力。权力滥用是产生祸害的根源。要保证人们的权利不受伤害和侵犯,唯一办法是制止权力的粗暴滥用。而制止权利最有效的办法是:一、权力必须真正来自于大众、产生与于民主;二、权力必须得到真正有效地监督。但监督权并非来自权力集团本身,而应该把监督权彻底地交给民众和整个社会。
  从长远看,权力对权利的伤害并不是单向的,就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权力对民众权利伤害有多大,对权力者和统治集团自身伤害也有多大,这是一种辨证关系。

Monday, October 29, 2007

杜君立:童年的影像记忆

文章提交者:d3773 加帖在 影视评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我是在一个乡村成长的。乡村一般都很闭塞。当时这个国家本身就是世界的一个乡村,所以谈闭塞实际没有多少意义。据说“文化大 革命”就是因为电影《武训传》引发的。电影在这个国家一直是审查许可制度,甚至都是经过毛万岁亲自审阅才可以让几亿中国人看的。图书当时很少看到,农村人也穷,买不起几本简化字的新书。传统正体字的老书已经被“红卫兵”烧光了。我上学时全班七八十人,只有一两个人家里有《新华字典》,还是四角号码的。等到上到初中,我才学会查字典,因为这时才真正见到一本《字典》,还是借同桌的。农村人爱看戏,戏剧也是中国本质上最主流的社会文化,如同《圣经》对西方人的意义。才子佳人帝王将相奸贼忠臣敲锣打鼓世态炎凉都在戏里。老慈禧治国就全是从戏里学的。毛就不说了,有8个“革命样板戏”作证。毛对戏管的也是最严,因为他把全国的戏衣都烧了,文武行头砸了个稀巴烂。全中国农民都“没戏了”。好在那时天天开批斗会,早请示晚汇报,也比较娱乐。电影就这样成了唯一的娱乐方式。为了放毛万岁钦定的电影——俺们村里人把电影叫“洋戏”——城里建了不少电影院。农村是露天电影。大队用缴公粮换得的一点银子请公社电影放映员来放“演洋戏”。“演洋戏”的事往往提前几天就传开了,地点一般在打谷场。到了当天,老人娃娃就早早搬来凳子“占地方”。有时你占到一个自以为风水最好的地方,要是放映员也看上了,那你只好自认倒霉,因为那是放映机的位置。放映员的晚饭是丰盛“派饭”。一个电影胶片经常几个地方同时共享,“传片员”由村里人担任,路远了就骑个牲口。村里的牲口经常耕地,不习惯作脚力。偶尔会发生连人带牲口栽到河里的事。拷贝进水,放映时会引发短路烧胶片的灾难,这时全村人骂放映员骂传片员骂牲口。那时的电影几乎都是黑白的,毛死后开始有一些彩色的电影。直到现在,经常还看到电影院海报上写着“彩色故事片”,不禁令人失笑——除过被禁的《鬼子来了》,还有什么黑白电影哩。不少电影我是在树上看的,有时也骑在墙头看。遇见看不懂的烂电影最倒霉,人容易打瞌睡,常常从树上或墙上跌下来,摔个半死。有一回没打瞌睡,却被蝎子蛰了一次。有时树杈被电影喇叭占了地方,同伴还不屈不挠地坚守阵地,看到他们捂着耳朵看电影,常常把人能笑死。毛万岁“永垂不朽”。按照徐蕡先生的说法,这个国家开始从极权社会向后极权社会转变。在新的极权中心没有完全稳固的政治背景下,社会生活出现了一些正常的回归,比如电影。《分裂》和《青松岭》是我印象中最早的彩色电影,前者讲农民(“社员”)按毛主席指示办大学,后者批判“先个人后集体”的落后思想。毛一死就不给演了。《十月风云》讲1976年10月北京政权斗争,很快也不让演了。《蓝光闪过之后》讲1976年大地震,现在还记得。之后几年的电影多是1962年前后拍摄被毛扣押的电影。印象最深刻的是《英雄虎胆》,为那个戴美式船形军帽的国民党女特务被杀感到很可惜,因为她很美丽。《钢铁战士》《烈火中永生》之类电影很多,可以经常看到,好人一般浓眉大眼,坏人贼眉鼠眼。知道了老虎凳辣椒水等刑法,偶尔会在同伴身上试试。看这类电影,觉得共产党很牛逼,冲锋号一吹,敌人就跑,“大部队”漫山遍野,好壮观。坏人挨一枪就死,好人就是大炮也打不死。死了也叫“壮烈牺牲”。那个时期看到了《生死牌》、《王老虎抢亲》等香港古装电影,觉得好奇怪,人为什么要穿那样的衣服。因为之前没见过。不久国产的古装电影也可以看到了,但都是京剧、豫剧、黄梅戏之类,觉得他们说话太慢了。民间戏剧(乱弹)开始被解禁,电视机就在那一年开始出现。我开始听到传闻,说电视那玩意天天“演洋戏”,而且好人坏人一出来就可以分清楚:好人个子大坏人个子小。不久和小伙伴跑了几里路去看,果然很小,可惜好人和坏人一样很小,还是分不清。后来大队买了一台24吋的黑白电视,从此我每天不落地看起来,风雨无阻。有时看得睡着了,醒来时满天星斗,只有我一个人坐在打麦场。那期间我完整地看了很多电影。因为当时中国的电视台刚成立,节目制作水平和节目资源都很匮乏,而且没有版权限制,所以几乎每天播放的都是电影。那时的“人民广播电台”都是先预告完电视节目才预报天气。对毛时期的一些得意政客进行的审判首次公开播放,“文 革”被揭露,后来才知道那个时期流行“伤痕文学”,这类主题的电影经常在电视上可以看到。《戴手铐的旅客》讲述一个公安局长在“砸烂公检法”中逃亡的故事,其中的插曲《驼铃》一直被传唱,可电影后来就没影了。《巴山夜雨》讲述一个造反派押送一个“反革命”知识分子在路上,后来人性复苏的故事,后来被禁。《泪痕》讲述一个县委书记的妻子被迫害成疯子的故事,插曲《心中的玫瑰》由李谷一演唱,很动人。电影后来被禁。《小街》讲述一个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的女孩被迫害,和邂逅爱情的故事,插曲《妈妈教我一首歌》很不错。后来被禁。《枫》讲述两派红卫兵为捍卫毛主席而武斗的故事,所有人死得都很惨,不是在武斗中被对方打死,就是被军管以“杀人犯”枪决。编剧是郑义,就是《老井》的作者。这个片更不用说被禁了。《叛国者》是西安电影制片厂摄制的,讲述被迫害的“反革命”偷越国境的故事。《牧马人》讲述出身资本家家庭的许灵均被发配大西北改造,毛死后其父从美国来接他出国,他批判其父思想空虚的故事。比起后来的《芙蓉镇》,导演谢晋这部电影太多御制痕迹。《元帅之死》讲述贺龙被囚禁致死的故事,很悲惨。印象深刻的一幕是不给老迈的贺龙水喝,贺龙渴极了就用碗伸出囚窗接雨水,被守卫把碗砸烂,贺龙好可怜……《苦恼人的笑》有点后现代,里面有很多意识流、蒙太奇等新颖的处理手法,其中一个桥段是在一场宴会上,主人问别人自己的孩子长大会怎样,答“很不得了”的受奖,答“会死”的被枪毙,不想说谎话又怕死的只好“哈哈哈……”。这其实是鲁迅一篇小说的情节。从解构文 革的人性变异方面讲,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幽灵》讲述一个美丽的芭蕾舞演员被迫害致死,之后变成鬼魂夜夜归来的故事,无比凄婉。《405谋杀案》和《黑三角》是侦探类型电影,《珊瑚岛上的死光》是科幻电影,现在想起来还是很不错的。《傲蕾一兰》好像是讲东北少数民族抵抗白俄侵略的故事。我看完电影就自己做了支弓箭,射伤我家的鸡鸭无数,直到武器被爹没收。《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民国时期的电影作品,当时没看懂。《血碑》讲述民国年间,一个农民被保长(相当于现在的村支书)霸占田产后上访告状,虽然遇到了一些正直的法官,但官司最后还是输了。看过之后我当时就很惊讶:“旧社会”原来也有那么多好人,而且有法院……现在这类故事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只是现在的法官少了电影中那些“法官”书生气——现在法官多是从兵营发迹的。《农奴》讲述西藏的故事,奴隶主把农奴的皮剥下做成鼓敲。中美修好,中越随之交恶,中国接着美国开始长达数年的越战。电影《铁甲008》、《自豪吧母亲》和《高山下的花环》等都是中国的越战电影。《高山下的花环》当时最轰动,电影中,越南军人用中国人饿死自己无偿援助的大米做掩体沙袋;遇到危险战事时,中国兵托关系走后门也要逃回后方,送死的都是没有关系的农村兵。关于那场战争的电影和那场死了无数生命的战争一样,至今都不许提起。还有许多外国电影,什么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朝鲜之类的,南斯拉夫的冲锋枪真棒,很洋气,朝鲜的也是,都比中国电影的20响厉害,杀人更容易。那年万人空巷的外国电影是日本的《望乡》讲述日本女人阿歧婆去南洋卖身赚钱的血泪史。很多人都是奔着阿歧婆被强奸的“流氓镜头”去看的,当时大人不让我们看。他们也真可怜,从来没机会像“兽长”一般可以看到“内部特供片”。《敌营十八年》应当是国内第一部电视连续剧,之后电视上电影就少了许多,好在美国的商业电影开始过来了,我终于知道了奥斯卡,知道了好莱坞。等到80年代末之后,政治结构重新稳固,电影管制逐渐严密起来,中国也就看不到什么好电影了。又好在我们身处这样一个“全球化3.0”时代,人类所有美好的精神产品我们中国人有获得的可能——只要你愿意——这毕竟是令人欣慰的,也是令一些人恐惧的。

Wednesday, October 17, 2007

 中医师说我肾虚

  津南区王献章
  今生中医师给我摸脉诊病共有两次。一次是我参加中医培训班实习期间患了感冒,老师给我开了一剂汤药。由于我对异味太敏感,难以接受,虽然勉强服下,却又全部吐出。耗费了人力物力,于病无补,反受呕吐之苦。近日,又有一位能代表中医界主流的中医师给我摸脉诊病,纯属偶然。我从头道来,大家才会看得明白……
  国庆期间,我到北京旅游,先来到天安门广场漫游。忽然有人塞给我一张旅游广告:八达岭长城、十三陵陵墓、野生动物园一日游。及到车上,导游所讲,路线变了,却没和盘托出。我首次到八达岭观赏,长城高又高,蜿蜒在山腰,群峰如剑刺青天,游人如梭行云间。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在欣赏山色与建筑之余,忽然萌生一个想法:长城的旅游价值自不必说,如此石砌长城,蜿蜒二万余里,耗巨资,人员伤亡不计其数,在维护民族的安危方面有多少实用价值呢?那些帝王将相仅仅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和切身利益,在并不通晓军事和地理的前提下干着极其愚蠢的勾当。无独有偶,我想到了祖国的“中医”文化,形式多么雷同,金玉其外,败絮其内。接下来的奇遇,更是出人意外,令人瞠目结舌,我如实写来,与大家共飧:
  十三陵陵墓之昭陵,我途游其表,未及地宫。悻悻而归的途中车上,导游忽而介绍:“附近有一国内知名中医院,以往只给伟人名人巨人看病,平人末人小人是不能登其大雅之堂的。今日之行,天赐良机,实是三生有幸啊!我们享受人权,前去诊疗,免灾祛病。”其语言流畅,音调高亢,接下来的演说中,不乏瑰宝、国粹之类的词语。最后,又拉出一位外国总统来,告诉几十位旅游者,此中医院如何疗病如神。记得有人讲过,废医验药要先问问十三亿老百姓答应不答应。别说是老百姓,就是我这医学专业工作人员,如若不仔细思考,认真分辨,也要坠入十里云雾之中。面对如此华丽的词藻,深奥的文化,只有乖乖就范。不信你就接着往下看:走过已封闭的“小人国商场”的不远处,果然见到中医院的大牌子。院内游人如潮涌,熙熙攘攘,摩肩擦踵。但不见面容憔悴,形容枯槁,呻吟痛苦状的患者。进了大门右拐,是一道两米多宽的走廊,长长的走廊里,两边墙壁上果然张挂着名人的题辞与许多合影照片。赫然纸上的名人效应可见一斑。如此文化,许多名人学者都难辩是非,况一百姓耳!
  一行几十人在导游和医务人员的引导下,依次进入一间百多平方米的房间内,看得出,进入中医院内的程序也是早已按部就班的。我抬头观望,白墙壁上挂满了现代人体解剖图,整齐摆放着六七排座椅,十几把小凳散落在各个角落;最里首一个三屉桌当讲台,桌上放着几个不大的本子,走进一看才知道是几本中医处方。很显然,这也是医务工作人员的学习室,现代医学是他们的必修课。因为没有现代医学的知识,医务工作者寸步难行。相反,不懂中医理论,更是“无毒一身轻”的好医生。欧美发达国家,在医疗、经济各方面都优于我们,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一个穿着白大褂大约六十岁开外的男人走上了讲台,他个子不高,秃顶,很宽阔亮油油的前额。他先粗略地讲述了中医的四诊望闻问切。其实,临床医生离不开观察、嗅觉、耳听、询问、触摸肌肤和脉搏跳动等。他的语音不高,让人感到底气不足。他讲了 “肾虚”是人体六大系统(没具体讲是呼吸系统或者消化系统)的功能不正常。很笼统,概念也模糊。内容牵强附会,不中不西,云山雾罩的,根本听不清是怎么回事,真正体现了传统医学文化的特征。
  我又随着众人排好队依次坐在了一位女医师面前。她大概也有六十岁了,留着齐耳短发,长方脸型,一副很深沉的面孔,面部表情很含蓄;她的语言流畅,一切应付自如,毫无做作之感。先切了我的右腕脉搏,仅几秒钟,让我把左手也伸过去。仓促切脉之后,我静静地瞧着面前大自己几岁的女士,瘦削的脸庞,深陷的眼窝,口边眼角额头的皱纹,这都勾勒出她几十年含辛茹苦的经历;我观望着眼前深受传统医学文化影响的中医学者,也是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的同胞,心中不胜感慨!这也是她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呀!她也曾废寝忘食怀揣远大理想献身祖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可其中的悲哀她却不十分清楚,仍在倡导、宣传、力挺这些先害了自己再去害别人的文化。我终于听到她说了一句:“你是肾虚。”她很从容,也很自信,是一个无意的骗子。我反问了一句:“肾虚是怎么回事?”我尽量语句委婉,含而不露,避免尴尬,使对话进行下去。她进一步解释道:“就是干工作疲乏,性功能不好。”这大概是一部分国人的通病,司空见惯了,所以她才敢于很自信的给我下判断。我自幼干惯了农家活,在黄土地里摸打滚爬,喜闻乐见,从不知什么叫疲倦。现在面对患者,人命关天,更是全身心地投入,不敢稍稍怠慢。工作起来意义非凡,其乐无穷。一天工作十几小时,疲倦也荡然无存。面对女中医师,我脱口而出:“我喜欢工作,感觉是在享受,从不感到疲乏。至于性功能嘛……”我心里想,我与爱人的性生活很频繁、和谐、惬意呀!口中说道:“性功能也绝无障碍。”她停住了放到处方笺上的手,目光瞥向我身后的胖女人。我无意摆脱僵局,忽然问道:“你能指出我体内哪个器官不正常了或者说是有病了吗?肾脏呢?”她理直气壮地接着说:“你说的肾和我说的肾不是一回儿事,你有些功能不正常。比方说纠正亚健康。没病还能防病呢!”“开方取药需要多少钱?”我一语破的。“三百五十元,只要三百五十元就够了,”旁边一位年轻女生也前来解释,态度极其热情……
  我近日体检结果如下:血压、心肺肝肾功能均正常;血糖、胆固醇、甘油三脂等血流变诸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之内;自觉心理健康,精神饱满,工作积极主动;自然赐与的免疫力使我从不感染流感——如若我也是一个需要吃药的患者,国人岂不都成了病夫?我深感“肾虚”文化的荒诞和悲哀,这种非常普及使愚者更愚的文化,严重影响了民族发展的速度。我们的政府和老百姓付出的血汗比别人多十倍,收获却比别人少十倍。
  我不明白这是中医院和导游之间的个人行为呢?还是旅游局为了扶持亏损企业的刻意按排呢?不要小瞧了患者和民众,你们这种行为使许多游客很反感,使事物向恶性循环方向发展。如若诚意扶持,即应弃旧扬新,引进新设备,前景是乐观的。因为人们懂得价值交换的规律了,价值交换应建立在公正、公平、合理的原则之上。医生割去发炎的阑尾,解除了痛苦,救了性命,患者拿出几千元,还对医生心存感激之情。你说灵芝能治肝癌,花了几万元,不但治疗无效,还耽误了其它有效治疗方法。——如果患者意识到这是骗局,这是犯罪,要去告你怎么办?如果实事求是的以牙还牙,药厂不但要倒闭,还要赔许多钱。民众的意识已觉悟,早晚会这样做的。林光常搞伪科学,现在已惹上了官司。我很健康,你说我“肾虚”,首先造成心理伤害,增加精神负担,改变认识论,久而久之会形成唯心主义的哲学观;还要拿出几百元人民币——这是我们农家人种几亩地一年的收成啊!他们是务实的,谁会情愿不明不白的拿出这些钱。价值交换不合理,就难以维持和发展,凋敝和萎缩就会成为必然的了。
  2007年10月10日

Wednesday, October 10, 2007

廉租房不要忘了后来者

  经过千呼万唤,廉租房终于不再仅仅是个概念,而且要落到实处了,中央政府出台政策,要求各地加大力度兴建廉租房,切实解决城市贫困人口的住房问题。无疑,这是今年最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与此相应,是中央一系列抑制房价上涨的措施失灵,全国各大城市,房地产价格像施了催化剂一样地上涨,北京比去年同时期上涨12.1%,深圳则高达20.8%,这种越压越涨、越挫越勇的势头,使得善良的人们想通过压低房价来解决低收入人口住房问题的愿望完全落空,不得不把希望寄托在廉租房上,不消说,这个指望已经经过世界各国经验证明,相当靠谱。
  
  事实上,就我这个外行来看,房地产市场今天的“失控”,不是政府管得太少,而恰恰从一开始就是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插手太多所致,房地产既然是市场,就理所应当交给市场来管,而政府该做的,其实是给贫困和相对贫困的居民修建他们住得起的房子,无论是廉租房还是小型可供买卖的居屋,作为一种福利性公共产品提供给弱势群体,让他们有个栖身之所。一边是市场,一边是政府福利,两者相关,但又不是一回事,政府可以通过房地产市场上得到的税收,来投到廉租房建设上,房地产市场越是繁荣,房价越是涨,政府所得到的税金越是多,廉租房之类的福利就搞得越好。
  
  现在,我们的政府终于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无疑是天大的好事,但是这种好事,背后还是存在隐忧,这个隐忧就是,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心目中的廉租房享有对象,基本上还是本城市原住居民。
  
  城市的原住居民,现在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原来的具有城市户口的城市居民,一类是在城市化过程中,被裹进城市的周边农村居民,这两部分人中的贫困人口,完全没有立锥之地的很少,城市周边的农民自不必说,他们在城市扩张中虽然也吃了亏,但毕竟能享有较多的房产(很多人都靠出租房产生活),即使是原来的城市居民,没有拆迁的,也多半有原来的老房子,拆迁的,由于有回迁和异地安置等“优惠”政策,多半也能住上房子。在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所需要解决的,主要是婚后子女的住房问题,而对于某些不愿意仅仅靠城市低保过活的人们来说,就业问题,显然要更紧迫一些。
  
  就目前而言,城市居民中,最需要解决住房问题的弱势群体,实际上有两类人:一类是进城而且已经把老婆孩子都带出来,打算在城市长住下去的农民工,一类是大量拥有本专科学历,干着介乎白领和蓝领之间的工作的打工者,他们工资平均可能要比农民工高一点,但租住商品房却很吃力,前段时间,上海大力度禁止的那种一个房间隔成许多小格子的群租房,就是给这些人租的。无疑,现在这两类人,还没有纳入城市廉租房的视野。
  
  然而,就城市经济而言,这两类人,无疑是主要劳动力,哪个城市这两类人越多,证明这个城市越有活力,经济越发达。他们既然给城市做了贡献,就理应享有城市的福利。这两类人的住房问题,政府不管,那么最大的可能是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大量鸽子笼一样的群租房出现,等到这些人到了结婚生子的时候,社会问题就会凸显。一是棚户区或者贫民窟的滋生。现在其实某些城市已经出现过棚户区,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对付的办法就是拆和烧,但是,上个世纪赶上第一波城市化的上海的经验告诉我们,这无济于事,只要进城的农民多到一定程度,他们的居住压力大到一定程度,棚户区和贫民窟就一定会出现,人数少的时候可以拆或者烧,但是到了一定棚户居住人口的规模,再想拆烧,就有相当困难。
  
  无论我们乐意与否,摆在我们城市管理者面前的前景就是,或者正视现实,把城市的后来者纳入考虑视野,面对一片片的干净有序的廉租房和居屋;或者不正视现实,依然固守自己的户口地盘,面对一片片污浊无序的棚户区和贫民窟。
[稿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张鸣]
[编辑:耿红仁]

Monday, October 01, 2007

乏味的大学校园

乏味的大学校园
  文/林少华

  中国大学校园的人文景观,基本不具有可圈可点的个性。如果勉强说有个性,那么,无个性即其个性。从中感受不到对世俗的超越、对真理的敬畏、对权势的俯视以及对“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向往。一句话:乏味!

  如今的大学又忙着开学了,新生们大多怀着一缕魂牵梦绕的心情,来这边追寻自己的理想人生。我也曾借讲演之机,日前转了南北若干所大学。虽说自己算是大学中人——新生们得冲我叫老师——对大学大体了解,但游走之间,我还是不由心生感慨:吾国的大学校园真是乏味!

  所以乏味,盖因缺乏个性。倒不是校园的自然景观缺乏个性。经纬度不同,气候不同,水土不同,自然景观自然因校而异:或雪松巍巍或翠柳依依,或白杨挺拔或梧桐婆娑,或玉兰蔽日或紫薇迎风,或一池荷花或半亩幽兰,无不各呈风姿,各具品格,各有千秋。我这里所说的缺乏个性,主要指人文景观。

  君不见,地无分经纬,格无分高低,史无分长短,只要跨进大陆的一所大学校园,相同的场景便扑面而来:欢迎省部市甚至区县领导光临我校视察的红色横幅,“迎评促建”(迎接本科教学评估促进学科建设)之类的醒目标语,展示本校丰硕成果和近况的玻璃橱窗……不仅内容大同小异,就连尺寸、样式和色调等外观也如盗版一般难分彼此。请别误会,我不是说必须把各级领导晾在一边不理不睬,必须对教学评估置若罔闻或嗤之以鼻,必须把本校成果打入冷宫秘不示人。问题是,举凡学校尽皆如法炮制,岂不全然没了个性没了分别,存心让人产生审美疲劳?也许有人看了笑逐颜开手舞足蹈,反正鄙人看了真真觉得乏味。

  可我又不甘心如此乏味下去。心想,以中国之大人口之众大学之多,总该多少存在个性才是。于是,入住南方一所大学时,我早早起床,满校园寻找缓解乏味的个性。这是一所跻身于“211 工程”(211者,21世纪100所大学之谓也)的百年老校,历史上曾以鲜明的个性名闻遐迩,而今情况别无两样,同样的横幅,同样的标语,同样的橱窗。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用横幅强调校外领导还嫌不够,又用橱窗强调校内领导。但见一排橱窗连续贴满表扬优秀教师的彩色放大照片,而照片下端无一例外是“校领导为××学院优秀教师颁奖”字样。足足40幅,幅幅如此。也就是说,“校领导”出现了40次,单单不见各位“优秀教师”的姓名。


  学校在本质上是知识共同体,又不是政府机关,有必要如此不厌其烦地彰显“领导”吗?不言而喻,有“领导”便有“被领导”。那么“被领导”是谁呢?无非是包括“优秀教师”在内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们。领导治人,被领导即教师们治于人,高下立见,尊卑分明,一点儿都不含糊,全然不得混淆。嘿嘿,我的大学,我们的大学,中国的大学!我不由从心底泛起一股悲凉。评估评估,这个怎么不评估?

  “被领导”的痛苦还不仅仅于此。如果诸位到如今还能见到一大帮子包括教授在内的大学老师,不务自己的正业,却煞有介事地围坐在一圈侧耳倾听一个人念报纸这样的场景,会作何感想呢?肃然起敬,忍俊不禁,莫名惊诧,还是习以为常?作为其中的一员,反正我感到的更是一种悲凉——政治本身不是问题,学习更是好事,但问题是该不该认真考虑学习的方法和形式?!而作为在学习上应该引风气之先的大学校园,却墨守成规,宁愿做“沉默的多数”,不知道会不会让入学的新生最终感到失望?!

  中国大学校园的人文景观,基本不具有可圈可点的个性。如果勉强说有个性,那么,无个性即其个性。从中感受不到对世俗的超越、对真理的敬畏、对权势的俯视以及对“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向往。一句话:乏味!前几天看电视,看见温家宝总理在“同济百年”校庆上讲演,语重心长地勉励大学生“做仰望星空的人”。“做仰望星空的人”,讲得多好啊!听得我心悦诚服,差点儿拍手称快,姑且仰望天花板静思良久。是啊,只有大家争相仰望星空,而不一味察言观色仰人鼻息见风使舵,不只看鼻尖和脚下,那个民族才真正站得起来,才有激动人心的明天。

  同样作为校园的人文景观,据说外国的大学就不乏味,就有个性。例如美国,一篇博文说哈佛大学的老先生都像小学生一样斜挎着鼓鼓囊囊的书包,耶鲁大学的人走路慢慢悠悠十足一副贵族派头,而斯坦福大学的师生则头戴钢盔来去匆匆彰显其驻地硅谷的性格。而在普林斯顿大学校园里散步,一不小心就会碰到诺贝尔奖得主。而走遍中国所有大学也遇不到一位,碰到的只有“领导”,只有横幅、标语、橱窗。什么是差距?这就是差距!这才是差距!来源:《凤凰周刊》总第269期
同步带 三坐标 wordpress主机 普陀山旅游 新疆旅游 三清山旅游 张家界旅游 黄山旅游